👔 我们深知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管理现状和需求,因此我们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!
🔍 以客户管理现状为依据,深入分析,精准施策
💼 专业团队,丰富经验,确保方案的实施效果
📢 如果您在薪酬绩效管理方面有任何疑问或需求,我们随时欢迎您的咨询!
📱 添加我们的首席专家微信:13530571920
🤝 一起探讨,共同进步!

当隔壁家电厂的研发总监又在朋友圈发“诚聘英才”时,美的的工程师老张正盯着手机里股票账户发呆——三年前那纸期权协议,如今已翻了两倍。
他没想过跳槽,不是因为忠诚,而是因为:在这里,他感觉自己不是在打工,而是在“创业”。
美的,靠科学分配稳稳地守住了一支庞大的研发队伍,分布在全球 33 个研发中心。
这些人,不是被”困”在美的,而是主动选择留下来。
为什么?
今天来拆解美的的研发激励体系。
钱:近 600 亿投入,把研发人员变成”股东”
先说个数字。
过去 5 年,美的在研发上累计投入接近 600 亿元人民币。
2024 年一年就投了超过 160 亿,占营业额接近 4%。这个比例,在家电行业里,已经是顶级水平。
600 亿是个什么数?
就是美的每赚 100 块钱,就有 4 块钱投进研发。
钱投下去了,怎么分?
这就到了美的激励体系的核心——股权激励。
自 2014 年上市以来,美的持续、滚动地推出股权激励计划。股票期权、限制性股票、合伙人持股计划,工具箱非常丰富。
但最引人注目的,是股权激励向研发人员的大幅倾斜。
什么意思?
就是公司把未来增长的分红权,重点给了研发人员。你不只是打工的,你是股东。公司的市值涨了,你的股票就值钱了。
假设你是美的的一名研发工程师,拿到了股票期权。
公司给你的承诺是:未来 3 年,如果公司业绩达标,你可以用今天的价格买入股票。3 年后,股价涨了,你就赚了。
你做的每个技术突破,推出的每个新产品,最终都会体现在公司的市值上。而市值涨了,你的股票就值钱了。
这不是”为公司干”,这是”为自己干”。
效果怎么样?
数据会说话。实施股权激励后,美的的专利数量出现了显著增加。截至 2024 年底,美的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 15 万件,专利授权维持量超过 9 万件,每年新增全球授权专利超过 1.1 万件。
更重要的是,核心团队稳住了。股权激励把研发人员变成了股东,流失率大幅下降。
只给钱就够了吗?
权:项目制,让团队为自己的产品拼命
美的在研发领域推行的,是项目管理制。
说白了就是:你的收入,直接和你做的产品挂钩。
传统模式是怎么干的?
完成任务,拿固定工资。做得好坏,差别不大。
美的的项目制呢?
你负责的产品卖得好,你的奖金就高。产品在市场上成功了,团队能拿到超额激励。
超额激励是什么?
就是超过目标的部分,按更高的比例奖励你。
比如说,你的团队今年的目标是申请 100 个专利。结果你们干得特别猛,申请了 120 个。
那超出的 20 个,美的会按 2 倍甚至更高的比例奖励你。
这种机制,给了研发团队更大的自主权。
你不用每天向领导汇报进度,不用担心”领导觉得我干得怎么样”。你只需要盯着一个目标:把产品做成功。
产品成功了,市场认可了,钱自然就来了。
就像开餐厅。
餐厅赚钱了,你能分红。餐厅亏了,你也得担着。
这时候,你就不是在打工了。
团队的状态,完全变了。
以前是”公司让我做什么,我就做什么”。现在是”我要把这个产品干到最好,因为它直接决定我的收入”。
可是,钱给够了,权也下放了,还缺什么?
名:科技月,给研发人员一个舞台
美的每年都会举办”科技月”。
这不是走过场的表彰大会,而是给研发人员搭建的一个真正的舞台。
优秀的研发项目,会在科技月上公开展示。做出突破的团队,会被高层亲自表彰。
这种荣誉激励,给的不只是奖金,更是成就感。
你在台上讲你的项目,台下是公司高层、同事、合作伙伴。所有人都知道,这个技术突破是你做的。
这种感觉,钱买不来。
除了科技月,美的还举办创意大赛,鼓励研发人员提出创新想法。
这些活动,营造的是一种”尊重科技、尊重人才”的文化氛围。
很多公司嘴上说重视研发,实际上呢?
研发部门在公司里地位不高,说话没人听,做出成果也没人关注。
美的不一样。
公司用实实在在的荣誉激励和文化氛围,告诉研发人员:你们在这里,是被尊重的。
这种氛围,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。也会让已经在这里的人,更愿意留下来。
说到这里,美的这套激励,和其他公司有什么不同?
美的、华为、海尔,谁的激励更强?
把美的和华为、海尔放在一起看,会发现三种完全不同的激励逻辑。
美的的激励,专业且聚焦。
股权激励向研发人员大幅倾斜,这在家电行业里非常突出。为什么这么做?因为美的的战略是”向科技集团转型”。
要转型,就得重仓研发人员。把他们的利益和公司的长期发展深度绑定。
海尔呢?
海尔的激励,平台化。
股权激励覆盖约 20%的员工,但多元化激励机制覆盖了 95%的员工。
海尔推行的是”人单合一”模式。让每个员工都变成”创客”,为自己的项目负责。
员工不再是打工的,而是创业者。
华为的激励,文化驱动。
华为用的是虚拟饱和股和”获取分享制”。奖金直接和利润、贡献毛利挂钩。
华为打造的,是”奋斗者”文化。激励力度极大,能激发员工的极致潜能。
三种模式,哪种最好?
其实没有最好,只有最适合。
美的要转型科技集团,所以重仓研发人员。海尔要打造生态平台,所以激励全员创客。华为要保持技术领先,所以打造奋斗者文化。
激励的本质,不是”给多少钱”,而是”和战略匹配”。
激励的本质,是利益绑定
美的的激励体系,是一套组合拳。
长期有股权激励,把研发人员变成股东。
中期有项目奖金,让团队为产品成功拼命。
短期有荣誉激励,让研发人员有成就感。
这套体系的核心,是把研发人员的利益和公司的长期发展深度绑定。
你做的每个技术突破,公司的市值涨了,你的股票就值钱了。你负责的产品成功了,你的奖金就上去了。你被公开表彰了,你的职业成就感就来了。
这不是让你”为公司干”,而是让你”为自己干”。
激励的艺术,在于组合。
不是单一手段,而是多种激励方式的叠加。不是一劳永逸,而是持续迭代。
美的自 2014 年以来,持续推出股权激励计划。一期接一期,形成了常态化的长效机制。
这才是真正的激励。
当然,美的的激励体系也不是完美的。
绩效评估体系还有待完善,股票期权授予比例相对较小,多期激励计划并存可能带来重叠风险。
但至少,美的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。
庞大的研发队伍,愿意留在这里,愿意为这家公司拼命创新。
这就是答案。
激励这件事,没有万能药。
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组合,才能让团队真正拼起来。
或许,答案就在你自己的试错中。
美的的真正野心,或许不是留住研发人员,而是重新定义‘研发’本身——从成本中心,变成价值创造的源头。而这场实验,才刚刚开始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