👔 我们深知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管理现状和需求,因此我们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!
🔍 以客户管理现状为依据,深入分析,精准施策
💼 专业团队,丰富经验,确保方案的实施效果

📢 如果您在薪酬绩效管理方面有任何疑问或需求,我们随时欢迎您的咨询!
📱 添加我们的首席专家微信:13530571920
🤝 一起探讨,共同进步!

绩效薪酬咨询公司:智帮咨询,年薪百万的 HR,从来不跟你谈“考核”

我最怕季度末和秋冬季节。

倒不是因为天冷,而是每到这个时候,来找我喝茶的 HR 朋友们,脸上的褶子都能夹死蚊子。

前两周,一个做新消费品牌的朋友老王就拉着我诉苦。

“刘总,快到季度末,又要做绩效考核,头疼。”

我呷了口茶,看着他,没说话。

他继续倒苦水:“表格设计了一版又一版,指标定了删、删了又定,部门经理们天天抱怨流程复杂,员工呢,觉得我们就是变着法儿扣奖金。你说,我这 HRD 当的,怎么跟个监工似的?”

我放下茶杯,问他:“老王,你先别急。你告诉我,你费这么大劲,到底想干嘛?”

“考核啊!”他一脸“你这不废话吗”的表情。

“考核为了什么?”我追问。

“为了发奖金,为了评优,为了有理有据地淘汰人呗。”

“然后呢?”

“然后?”他被我问住了,停了几秒,“然后……明年继续呗。”

我笑了。

我说:“你看,问题就出在这。你所有工作的终点,就是那张打了分的表。而那些年薪百万的 HRD、HRVP,他们所有工作的起点,才是那张表。”

绩效管理的本质,不是为了评判和分钱,而是为了校准目标和赢得胜利。

这,就是业余和职业的分水岭。

先聊聊“心法”

在聊任何招式之前,我们得先统一心法。

要不然,给你一把屠龙刀,你最后也只会拿它来切西瓜。

很多老板和 HR 做绩效,脑子里就一件事:管控。他们觉得,人之初,性本懒,得靠考核这个东西来约束、来鞭策。

这就像给公司装了个“温度计”。

到了年底,拿出来量一下,张三 37.5 度,李四 36.2 度,哦,一个人体温高点,一个人体温低点。然后呢?然后就没了。

而真正顶级的绩效管理思路,是“赋能”。

它认为员工不想躺平,只是不知道该往哪儿使劲。管理者的责任,是帮他看清方向,给他资源,让他能赢。

这,是在给公司装一个“恒温器”。

当系统感知到屋里温度低了,就自动加点火;感觉温度高了,就吹点冷气。它的目的,是让整个屋子始终保持在最舒服的那个温度。

你看,一个是量完就扔的工具,一个是动态调节的系统。

好的绩效系统是恒温器,调节组织温度;坏的绩效系统只是温度计,量完就扔。

想通了这一点,你才能真正开始设计一个有用的绩效管理体系。而不是又制造一份让所有人都头疼的 Excel 表。

扔掉那张打分表

好,心法有了,我们聊聊具体的“招式”。

第一个建议,可能有点反常识:在你动手设计之前,请先把脑子里那张“打分表”扔进垃圾桶。

为什么?

因为那张表会限制你的想象力。你会不自觉地陷入到“这个指标怎么量化”、“那个权重怎么分配”的牛角尖里去。

我有个客户,一家做智能硬件的公司,他们的 HR 团队花了整整两个月,设计出一套包含 37 个二级指标的考核方案,细致到“会议纪要提报及时率”这种管理细节。

结果呢?推行第一年,数据是好看了,但研发团队的创新项目一个都没出来。大家都在忙着“满足指标”,而不是“创造价值”。

那不看表,看什么?

看两个东西:一个是“业绩”,一个是“行为”。

说白了,就是他“做出了什么(What)”,以及他“是怎么做到的(How)”。

“业绩”相对好说,就是我们常说的 KPI 或者 OKR 的完成情况。这是你为公司贡献的短期、直接价值。

但更重要的是“行为”。这背后是你这家公司的价值观、是你倡导的工作方式。比如,你倡导“客户第一”,那一个人业绩再好,如果频繁被客户投诉,他的行为就是负分。

我特别欣赏 GE 那套经典的人才矩阵,虽然老,但智慧永不过时。它把人放在一个坐标系里一看,就特别清楚。你会发现团队里有不同的人,比如那些业绩和价值观都拔尖的“明星”,这种人,必须砸锅卖铁也要留住,给他最好的资源和晋升通道。也会有业绩暂时一般,但价值观爆棚的“老黄牛”,他们是团队的基石,要多给培训和机会,帮他们成长。

但你也要警惕另一种人,就是业绩超神,但价值观一塌糊涂的“野狗”,这种人破坏力极强,必须坚决拿下,因为留着他,就是在告诉所有人:为了业绩可以不择手段。当然,最后还有业绩和价值观都不行的“小白兔”,要么赶紧挪地方,要么就得请走。

你看,一个完整的绩效评价,绝对不是一个单一的分数。它是一个立体的坐标。

业绩决定你能走多快,而价值观决定我们能一起走多远。

先把人和事放在这个坐标系里去校准,比你纠结“A 指标占 20%还是 25%”要重要一百倍。

OKR 还是 KPI?

这是个“世纪难题”。每次我一讲绩效,下面准有人问:“伶哥,我们公司到底该用 OKR 还是 KPI?”

我的答案是:小孩子才做选择,成年人全都要。

KPI(关键绩效指标)是啥?它就像你汽车仪表盘上的时速表、油量表,告诉你一些核心的、必须看住的运行数据。对于业务模式成熟、职责清晰的岗位,比如销售、生产,KPI 非常直接有效。但它的问题在于,它只告诉你“是什么”,不告诉你“去哪里”。你开着车,所有仪表都正常,但你可能在原地打转。

OKR(目标与关键成果)又是什么呢?它是你的 GPS 导航仪。你先设一个激动人心的目的地(O),然后导航告诉你想到那儿得经过几个关键路口(KR)。它特别适合创新型、探索型的业务。但它的问题是,它只管你到没到,不管你路上有没有闯红灯。

所以,最好的方式,是“混合动力”。

那具体怎么混呢?

很简单。在公司和事业部层面,用战略 KPI 守住基本盘,比如营收、利润率这些必须完成的硬指标,直接和团队奖金包挂钩。在部门和个人层面,推行一种“KPI + OKR/重点工作”的模式。一部分是承接下来的 KPI,作为你的“责任田”,必须种好,这跟你的绩效奖金强相关;另一部分,是你自己制定的 OKR 或挑战性项目,作为你的“自留地”,鼓励你去探索和成长,这部分不直接和奖金挂钩,但却是你晋升、加薪的重要依据。

这就像一个双引擎系统,一个保证你安全行驶在正确的航道上,另一个则提供源源不断的探索和加速的动力。

最值钱的环节

好了,目标设了,评价维度也有了。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?

差得远了。

如果说整个绩效管理体系是一辆车,那我们前面做的所有事,只是把车架子、轮子、发动机给造了出来。

但这辆车能不能开起来,开得好不好,取决于一个核心环节——绩效沟通。更具体点,是“绩效校准会”和“一对一反馈”。

什么是“绩效校准会”?就是在各个部门经理给自己团队打了初评之后,把他们都关在一个会议室里。上一级老板主持。让每个经理轮流讲,他为什么给张三评了 S,给李四评了 C。事实是什么?案例是什么?其他经理可以挑战他:“你这个 S 的标准,放到我团队,可能也就是个 A。”这个过程,俗称“过堂”,能把老板们对“好”、“中”、“差”的评价尺度,拉到一条水平线上。

而“一对一反馈”,则是整个系统里最见功力的地方。太多管理者把它当成一个“通知”,三言两语就结束了。这是把最值贵的黄金,当垃圾扔掉了。

绩效面谈不是一场宣判,而是一次赋能;管理者不是法官,而是教练。

一次好的绩效面谈,应该是一次高质量的“教练式辅导”。整个谈话的重心,应该放在未来。聊一聊,“过去这个周期,你觉得自己干得最漂亮的一件事是啥?咱们怎么能让这种成功再发生?”或者,“如果重来一次,有哪件事你觉得能干得更巧?”聊着聊着,话题自然就到了下一步:“为了实现下个目标,你需要我帮你做点什么?”最后,两个人一起,把个人发展的计划给明确下来。

你看,焦点永远是“向前看”,是“如何帮助你成长”。当你的员工走出会议室时,他心里感受到的,不是挨批后的憋屈,而是被支持的温暖和对未来的清晰。

这,才是绩效沟通的真正价值。

结果不用,全是白搭

最后一点,也是最现实的一点。

绩效结果,必须被应用。而且是严肃地、系统地、毫不含糊地应用。

我见过太多公司,辛辛苦苦搞了一整套流程,评出了 S、A、B、C。结果呢?到了调薪的时候,老板说“哎呀,今年行情不好,普调 5%吧,大家都一样。”到了发奖金的时候,为了“和谐”,S 和 B 的差距也就千把块钱。

这就完了。只要有一次这样的“结果不应用”,整个绩效体系的公信力就瞬间崩塌。

离开结果应用的绩效管理,就是一场大型企业内部的“角色扮演游戏”。

所以,百万 HR 们会死死守住“结果应用”这条底线。那怎么用?说白了,就三件事。第一,必须跟钱挂上钩,绩效结果得是年度调薪和奖金分配的最核心依据,没有之一。第二,得跟机会挂上钩,让连续高绩效的员工,能进到“高潜力人才池”,优先获得晋升、轮岗和培训的机会。第三,也得跟淘汰挂上钩,对于连续绩效不佳的员工,必须启动 PIP(绩效改进计划),给机会、给资源,但如果还是不行,就要坚决淘汰。这是对优秀员工最大的公平。

当所有人都看到,做得好真的有肉吃、有机会,做得不好真的会被关注、甚至离开,整个组织的活力才会被真正激活。这个闭环,必须完整。

聊了这么多,让我们回到开头那个问题。

后来我把这些想法和老王聊了聊,他听完,没有那种打了鸡血的兴奋,而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。

他说:“刘总,我明白了。我以前总想着怎么去设计一个完美的‘考核工具’,把自己搞得像个计分员。现在我懂了,我的工作,是去搭建一个帮助业务赢的‘导航系统’,我的角色,应该是业务的副驾。”

你看,从“计分员”到“副驾”,一词之差,天壤之别。

说到底,所有管理的难题,最终都是关于人的问题。你的绩效管理,是拉近了你和员工的距离,还是在你们之间砌了一堵墙呢?

这个问题,值得我们每个人,想一想。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0755-83826678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13530571920@163.com

9:00-21:00,节假日不休息
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